温州不孕不育医院,温州百佳东方妇产医院

温州市人民医院集团医院
温州市医保农保定点单位

057786795122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与环境温度该如何护理 时间:2013-12-13 | 来源:温州百佳东方妇产医院 | 关注:322

  新生儿出生时体温调节中枢已基本发育成熟,但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其耐受环境温度变化的范围明显窄于成人,特别是早产儿,容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体温异常,甚至导致疾病发生。因此,新生儿来到人世后,需要人为的调节环境温度,让新生儿更好适应。

  1、新生儿散热的特点

  新生儿散热途径:有血液循环对流散热,呼吸道对流散热,皮肤与表面空气对流散热,身体传导散热,皮肤辐射散热及通过汗腺由皮肤蒸发散热。其中经皮肤散热量的60%是辐射散热,其余主要为出汗蒸发散热。蒸发散热与环境温度尤其是相对温度有关。环境相对温度低则蒸发散热量多。

  新生儿出生时汗腺数目已达成人水平,但汗腺发育并未完全成熟。引起足月儿出汗的环境温度约32℃。早产儿儿很少出汗,胎龄小于32周则不能出汗。

  2、新生儿易于失热的主要解剖生理因素

  包括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早产儿则体表面积相对更大),皮下脂肪薄。以及新生儿姿式(姿式影响体表暴露部位,旱产儿肢体肌张力差,处于伸展位则散热更大)。

  3、环境温度变化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

  新生儿机体在适中环境温度(又称中性环境温度)下,机体代谢率**、耗氧量*少,不存在出汗,即可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失热增多,皮肤血管收缩增强,机体必需增加额外产热量(新生儿为BAT产热)才能维持产热、散热的平衡,但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机体其产热的储备代偿能力明显低于儿童及成人,因此若较长时间的环境温度降低,易致新生儿产热<散热而出现低体温。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血管舒张增强,但非蒸发性散热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机体必须以出汗而增加散热作用,而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出汗能力低,故较长时间的环境温度过高,使新生儿机体出现发热。为了保持新生儿的产热和散热平衡,应尽量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生活在相应的中性环境中。

  胎儿娩出时受到低于子宫温度的外界环境温度的刺激,虽对新生儿**次呼吸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但深入研究表明,较长时间低温会导致低血氧、酸中毒、低血糖等发生,故生后立即合理保暖是降低围生期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专家团队 +

相关文章 +

提问预约热线
0577-86795122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
医院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车站大道79号
门诊时间:8:00-21:00(节假日照常出诊)
*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